怎樣叫「省錢」?怎樣叫「摳門」?

當然我覺得這樣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
對我而言,省錢的標準是:
在一般的時候能省就省,例如日常吃飯儘量以最低消費而能達到飽餐程度為準,
例如買東西能儘量以最低金額買到為目標,

但幾大準則是
一、有一定品質 :例如不會因為省錢而吃骯髒食物或無視營養需求
二、不會造成極大不便:例如不會為了省油費而每天走路上學、為了省冷氣費而寧願汗流浹背
三、不犧牲重視之物的消費:例如攝影和音樂方面,是我不能捨棄的消費,但金額上也必須有一定節制
四、視場合和時機調整原則和水準:例如聚會或其他不得不的開銷,就算稍大也必須應和,又例如我今天如果月入10萬,我可能會考慮在生活花費各方面上提升一個層次

違反準則,就直接列入摳門之名。

當然,每個人準則不同,所以我的省錢可能是某些人眼中的摳門
但我不認為這樣是錯的,也認為毋須跟誰爭辯或解釋
因為我父母幾十年來以身作則,在月薪加起來不到4萬的情況下
竟然可以沒有任何貸款的況下擁有一棟透天房
支付兩個兒子到大學的學費(況且還是私立),甚至是我的研究所學費
直到現在也還是正資產而沒有任何負債

當然我也沒有資格去批評別人的消費模式,但我一點也不羨慕那些很敢花錢
什麼都要用好的吃好的穿好的,但是每個月存不到多少錢
家裡還有一堆車貸房貸甚至卡債等著要繳的人
阿母的名言就是:錢留在身邊才是最有用的啦!

關於價值觀的衝撞,曾經有次經驗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在某次活動完,約有3000元足以讓6個組員小聚一餐
在大家都沒出意見的情況下,我認為大約花費200-300左右即可,其餘算是補貼之前所花的開銷
但非組員的某甲卻在聽了之後說出「喔..那個地方喔...就~ 便宜啦, 嗯 很便宜」
我聽了之後覺得很不舒服 也很生氣, 好像這個地方很低級  唯一優點就是便宜
或許說出這些話是無意的,但正因為無意才更讓人生氣
因為這就代表這句話是出自價值觀的真心話
當下直接回嗆他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那你覺得要吃什麼才高級?」

當然,現在已經不覺得有什麼了,大家有不同的出身背景,本來就有不同的消費價值觀
要學會的只是互相尊重和包容

在未來,我不會再為別人覺得自己花錢怎樣怎樣而困擾,
有些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不懂民間疾苦,如果再加上沒有同理心,解釋也是白費唇舌,
我看到的是很多同學們出社會後消費上都有所改變
這大概也是證明,爸媽教給我的這份堅持,看來並沒有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益菌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