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媒介,新識讀?-以網路謠言辨識能力為例

 論文摘要

 媒體識讀的觀念近年來迅速開展,原因是人們接觸媒體的選擇看來相當多元,但在媒體的內容充斥商業邏輯之下卻不乏文化工業下的產物,或者傾向各種意識型態霸權的內容,人們需要更多的賦權(empowerment),因此,媒體識讀似乎是一個最佳的賦權方案,給予閱聽人在解讀上更多的空間與自由。

然而,媒體識讀在新傳播科技之下是否有需要進行修正和改進?網路空間中漫天流傳的謠言,以及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似與傳統媒介的屬性有所不同,網路易於複製,以及訊息傳遞成本逼近於零的特性,使得網路媒介成為網路謠言和其他不當資訊的一個最佳犯罪溫床,而媒體識讀能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嗎?若我們將期望投注在媒體識讀帶給網路閱聽人的賦權作用,那麼該如何著手以及可能有的改善是什麼呢?媒體識讀真的能夠帶給閱聽人更多的警覺和提醒嗎?

本研究擬找尋媒體識讀教育能夠帶給網路使用者的幫助,是否有如免疫注射針一樣給予身處資訊洪流中的網路閱聽人一些警覺,以使其具備思辯資訊良窳和真假的能力?抑或是傳統的媒體識讀早已對網路的使用者不再適用?因此,針對分辨資訊的「資訊素養」是否應包含於媒體識讀之內?藉由世新大學的媒體識讀課程內容作為研究對象,而以受過媒體識讀與未受過媒體識讀的兩組訪談結果相對比較,本文將深入瞭解這個相當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

近十年來台灣的網際網路迅速成長,從早期的撥接上網到如今已經相當普及的寬頻服務,為人類帶來不少生活上的便利,舉凡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電子會議(Electronic Conference)、電子布告欄(Bulletin Board Systems,簡稱BBS)、到近期相當廣泛使用的通訊軟體(Instant messaging,簡稱IM),範圍包括相當的廣泛。

   
為了稍加釐清網際網路的特色,我們可以試圖以包德維爾與范肯(Bordewijk and van Kaan, 1986)發展出的資訊流通新模式解釋和調查現行傳播流通方式做一概念性的探討,分別是「訓示」(allocution)、「交談」(conversation)、「協商」(consultation)、「登錄」(registration)四種。其中「訓示」是類似傳統廣播與電視的傳播模式,為單向性的、回饋少的資訊交流模式,網路使用的例子如Web1.0的概念,即為一種中心散佈資訊的訊息交流模式;「交談」則是位在傳潛在傳播網絡中的個人,能夠跨越某種「核心」或媒介物而進行的,在網路上的使用如電子郵件、網路傳訊軟體等;「協商」則是指以使用者為中心,將資料環繞在身旁隨時供作取用的情境,網際網路使用的WWW即為此種型態,第四種則是登記型態,如Cookie追蹤上網歷史的使用(及一般俗稱之稱為木馬程式)則為此種類型。

在這樣的資訊流通模式中,能夠發現傳統大眾媒介只包含第一種的「訓示」模式,然而後幾種都是網路媒介新發展的特色,可以藉此看出網際網路與傳統媒介的差異之處。

在這麼大的所包含的範圍,從最小層次看來可以是電腦中介傳播在人際間的傳播運用,卻也可以視為大眾傳播媒介,更有甚者,憑藉其時間/空間的無屏障(time/space transparency)的特性更能輕易傳越國界及文化之間作傳播,影響力不容小覷。Livingstong認為:「網際網路所帶來的新氣象,可能結合互動性,以及那些對大眾傳播媒介來說是屬於創新性的特徵:無限範圍的內容、閱聽人處達率的幅度,以及全球性的傳播本質」(Livingstong, 1999 ,轉引自McQuail,2000 / 陳芸芸、劉慧文譯,2003),可以感受到的是網際網路有別於一般媒介的特定特質,也因此新科技所可能衍生的問題一直是傳播研究者關切的主題之一。

McQuail並指出,許多人企圖為網際網路釐出特徵,但由於網路在未來應用與制度形式上的不確定性,使得許多努力都未竟全功(McQuail2000)。我們可以這樣解讀,要釐清其特徵既然困難,更難形成理論可以加以預測與規範,傳統媒介的研究理論無法直接套用於網際網路媒介,不僅單是因為網路傳播研究一直存有方法上的問題,常採用的幾種研究方法都面臨許多難以克服的困境(吳筱玫:2003更是因為數位的匯流時代中,網路融合了各種媒體的元素,使其具有平面與影音具備的多媒體特性。因此,能夠因應網路媒介而發展的新理論可能仍在前典範時期,畢竟網路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不管是網路的性質或是閱聽人的使用情形都仍未趨向穩定,也還有待觀察。以預防、控制的態度來面對新崛起的網際網路媒介可能是過於消極。筆者認為較為可行的方式,應為積極的培養閱聽人對於網路媒體識讀的能力,網際網路上充斥各式各樣的訊息,資訊的取得已經不是難事,反而難的是如何辨別所需資訊、以及對於資訊的評估。

由於所得資訊的錯誤,可能對閱聽人個人或對社會都可能造成的或輕或重的後果。若以轉寄郵件中的謠言為例,情況較為輕微的,也許只是半開玩笑性的內容,如「微軟Word預測911事件」(註一),可能對閱聽人而言輕鬆有趣又不失為茶餘飯後的討論樂趣之一,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但若是危言聳聽的內容如:「衛生棉長蟲」、「手機電磁波能將生蛋煮熟」(註二)此類謠言則不僅造成許多人的恐慌,若有涉及針對某廠牌或公司,轉寄可能還要負法律責任,實在不可不謹慎。

因此,在網際網路科技已經普及進入每個家庭,並廣為受到採用的今日,更應該藉由媒體識讀教育培養並加強閱聽人對資訊的評估能力,保障自身知的權利,以及不受傷害的權利。而本研究將動機設立為評估媒體識讀的發展是否符合網路科技發展的時勢所趨,是否需要隨著媒介的不同進一步的調整,成為本研究重要的課題及核心。

註一:謠言中宣稱撞上美國雙子星大廈客機之一的機身號碼為Q33NY,將Q33NY的字型改變成Wingdings,則會看到以下圖形:Q33NY(飛機撞上兩棟大樓、危險、星火),意指911事件的發生,但後來證實兩架客機的號碼分別為美國航空的AA11、與聯合航空的UA175,根本與事實不符,據推測應是使用者在911事件後無意間發現,穿鑿附會所傳播的謠言。

註二:此篇謠言宣稱由俄羅斯KP網站所進行的實驗,首先選擇了一個雞蛋放置在陶瓷的杯子裏(易導熱),之後在雞蛋的兩側分別放置了兩個手機,接著便進行了通話,通話進行到65分鐘實驗結束,實驗人員取下雞蛋發現已經完全熟透。但後來一樣的實驗在國內進行完全失敗,此謠言是由國外傳入,並且早已在國外有人破解,但依舊透過網路傳播發揮謠言的巨大影響力。

                        二節、研究問題與目的

媒體識讀的普及能對閱聽人的媒體解讀能力有所提升,已經是學界普遍的共識,我們從從媒介內容的特性中可以看出一些跡象(徐照麗:2001 , 轉引自張宏源:2005):

一、媒體訊息並不全然真實反應世界。
二、媒體訊息多經過複雜篩選、包裝、選擇和組合。
三、訊息的呈現可能受到媒體負責人、節目產製者、主管機關等多股勢力的影響。 
四、媒體的科技本質,主導媒體的表現形式與內涵。 
 

其中第三點套用於網際網路或許不是這麼的合適,以其原意的概念看來應該是強調「訊息可能受到多方影響」的可能,因此放在網路媒介的範疇之下不妨就將其視為「內容撰寫者或提供者的影響」或許較為恰當。 

網際網路訊息龐雜,往往一種資訊多種解讀,在使用上閱聽人的參與程度高,筆者認為除了對於網路媒體媒體不僅應該時時存有「懷疑訊息有所偏頗或謬誤」的慎重思考,由於缺乏專業工作者守門的過程,閱聽人更必須主動對於各種資訊進行選擇和吸收,挑選想要的知識,捨棄不要的概念等,其中甚至包含是否多方查證的動機…等,以這樣的情況看來勢必要比傳統的閱讀或是廣播電視等傳播媒體來得更加複雜。
因此,本研究認為能夠藉由已接受媒體識讀教育的閱聽人,以深度訪談的方式瞭解其其對於文本上的解讀方式,藉此檢閱當前媒體識讀教育的適切程度、或者其帶給閱聽人的提升,試圖找尋未來媒體識讀可以努力的方向。為避免單一方面的對於媒體識讀教育樂觀或悲觀看法,本研究將找一組沒有受過媒體識讀教育的受訪者進行同樣的訪談過程,以利雙方比較參照。
 

就目前探討所整理出的研究問題,本研究企圖整理研究在網際網路普遍為社會接納採用的情況之下: 

一、媒體識讀教育對於閱聽人網路媒體文本的資訊評估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二、網路文本的辨識能力是否從媒體識讀教育中而來?是否有其他提升能力的可能性存在?

 三、藉由各種指標作為評估閱聽人具備資訊評估能力的觀察及檢視。

 四、現有的媒體識讀教育是否需要因應網路科技的興起而將內容作適當調整?

 為符合本研究之需要,在評估各種經由電腦中介傳播中的網路文本,並參考吳筱玫《網路傳播概論》之中所提及的兩種特殊電腦中介傳播文化後,以偏頗立場挑起戰火(flamimg)以及謠言散佈最為具有特色,而網路謠言更可從其廣佈的程度和似真非真的模稜兩可特色觀察到其指標性之作用,研究者認為相當具有讓閱聽人判斷並加以觀察的可參考性,因此本研究所使用之資訊則以時下廣為流傳與氾濫的轉寄電子郵件謠言為主,藉由網路使用者對於謠言文本的詮釋加以評估分析閱聽人的識讀能力。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媒體識讀

 在文獻探討中,將會對媒體識讀進行界定、層次及意涵的探討,並且檢視目前有的媒介識讀概況。

 媒體素養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於透過媒體素養教育機制強化全民對媒體的釋放與賦權,建立「健康媒體社區」。

 在其中「釋放」指的是個人在心智上能夠穿透媒體所建構的迷障,不被媒體左右,更能進行社會參與,使用媒體表達對公共事務的關心,促進公民民主素養。

 「賦權」指的是個人有自主能力去分辨、選擇、評估媒體及其內容,進而透過理性的思考與對話,去影響、督促媒體改善內容。因此教育是一種「優質公民」的教育,目的是要造就民主社會中,對無所不在的資訊具有主體意志,獨立思考的公民。(吳翠珍,2003

 世新大學實施媒體識讀教育已有多年,且為眾多大專院校之中率先以全校開課的方式進行對學生的媒體教育,因此其課程教材《批判的媒體識讀》及成為指標性讀物,本研究因接受媒體識讀教育之受訪者皆出自於世新大學,因而擬就此書一探媒體識讀教育的內容及範圍,以及其教育是否適合新傳播媒體—網際網路。

整體看來,批判的媒體識讀一書仍然偏重於傳統廣電媒體的部分,在「媒體識讀的素描與想像」一文中,提到媒體識讀教育課程參考了拉斯威爾模式,分成三個重點:傳播者/媒體營運、傳播內容/訊息、接收者/閱聽人,並依此發展章節(余陽洲,2003)。若依此三種簡單的區分方式,將之套用於網際網路媒體則可發現諸多問題的產生。

 

 首先,網路上的傳播者相當異質化,組織大小規模更是不一,好比訊息可能由大型網路公司所發佈,也有可能是經由個人所發佈,而這些訊息一旦進入了公共空間的領域,就可能已致達到了大眾傳播的規模,再加上匿名性的網路特徵,在某程度上研究和理解傳播者的「守門」過程變得窒礙難行。

 其次,在內容方面也顯得龐大且雜亂,傳統媒體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由於守門過程往往能夠過濾及把關,若暫且撇開各種政治經濟產生的意識型態霸權因素,傳統媒體在資訊龐雜的情況之下仍能有條不紊的將資訊歸納整理;然而網路媒體的資訊已然超脫了各種規範性的範圍,不僅品質參差不一,有些資訊也只是不具參考性、或真假難分的訊息,而網路謠言則為假資訊的最佳代表。

 媒體識讀的湖新概念是否仍然適用於網路媒體呢?根據余陽洲指出的「媒體識讀的核心概念」(余陽洲,2004)可做一檢視與評估: 

 1.    人們生活在一個媒體建構的世界當中;換言之,閱聽大眾的見聞可能是人為(有意或無意)形塑,而未必是真實自然的。 

 2.    媒體的運作與表現隱含有意識型態—出資者的價值觀和利益,閱聽人必須提防注意媒體成為「幕後老闆」的代理人。 

 3.    媒體的類別形式決定其訊息結構,進而影響閱聽人的感知與評估。  

 4.    媒體訊息的意義,(其實)可以由接收者決定,因此,閱聽人不必完全接受,甚至可以拒絕或否定媒體所傳達的意義。  

 從上述看來,網路媒體雖因科技特質而使傳播各過程各方面有所轉變,然而這樣的核心精神在轉換了媒體之後,只要有閱聽人的接收就可以說是沒有更動的,網路媒體訊息也不一定會是真實的,也有可能是由某些人所刻意建構,更有可能是出自於私人利益所發佈的消息—無論是出資者或個人,能夠掌握訊息就掌握了一定的權力;而網路傳播的特質也使其訊息結構異於傳統媒介,從小至人際傳播、大致大眾傳播的範疇都能包括;除此之外,訊息也不向報紙以公共事務或事件為劃分,也不如電視節目以時段和節目文類為分野,成為一個由各種不同元素的、不同訊息產製者、發佈不同形式且紛雜的訊息內容、多量且異質的接收者/閱聽人所組成的傳播過程,因此,閱聽人能否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賦權(empowerment)仍應視為媒體識讀教育的一環節。  

                            第二節 媒體識讀與資訊素養的範疇界定

儘管如此,卻可以發現媒體識讀教育強調的卻並非日漸重要的網路媒體,仍停留在過去的傳統媒體上,而這樣的網路媒體識讀教育,卻有可能仍歸類在另外一個領域之中—資訊素養。 

 根據李德竹的看法(李德竹,1994),資訊素養是個人利用資訊及其載具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溝通和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在情意面,要能體認資訊的價值和力量,並能判斷其正當性。在認知面,要了解資訊的本質以及其形式的多樣性,熟悉尋求資訊的方法,並具備評估、解釋、組織及綜合資訊的能力。在技能面,要具備操作資訊檢索、處理及傳播的工具與系統,包括電腦、媒體系統和網路的基本能力。

 以上述觀點看來,資訊素養包括的不僅是網路方面的資訊處理,也包括了所有資訊的判斷和體認價值等能力,而媒介成為個人探索資訊和判斷正當性的工具,但在媒體識讀和資訊素養之間的區分仍然有其模糊之處,因此再以McClure對於不同素養之間的比較做一個判斷。 

 McClure將傳統素養、電腦素養、媒體素養/媒體識讀(media literature)、網路素養與資訊素養間的關係,以下圖表示解決問題能力(McClure1994):

 其中中央交集的部分,是最狹義的資訊素養,而廣義的資訊素養,則應包含整個圖形的全部。

因此可以看出資訊素養的狹義和廣義,與媒體識讀所重疊的部分就有所差別存在:廣義來說,媒體識讀包含在資訊素養之中,因為資訊有很多種,而媒體的來源只是其中的一種,其他任何一種如傳統素養、網路素養等也都可以算是資訊素養的一部份;另一方面以狹義的資訊素養看來,卻是包含在媒體素養之中,因為電腦網路亦是媒體的一部份。以這樣的角度看來,媒體有很多種,電腦網路只是其中之一。 

本研究擬採取後者的解釋以進行研究,也就是將電腦網路視為媒介的其中一種,探討在新的媒介環境之下是否需要進行新的媒體識讀,或既有的媒體識讀足以使閱聽人應付新媒體科技帶來的衝擊。 

 

                                                        第三節 媒體識讀在世新  

 由於本研究所採樣的受訪者在接受過媒體識讀一組的部分皆為世新大學學生,因此本研究也必須對世新大學所做的媒體識讀教育有所瞭解。在世新大學的五個研究樣本中,皆採用「批判的媒體識讀」和改版前版本「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內容大致相同,因此本研究擬一併加以分析瞭解。  

 新版本的「批判的媒體識讀」一書中,凸顯並強調了強調了世新大學媒體識讀教育批判和實踐的取向(成露茜,2005),並且將之列為課程必備教材之一,此書可說是世新大學媒體識讀教育頗具指標性的教材,對於媒體的批判與解析相當鞭闢入裡。

全書十九個章節而分為五篇,首先在第一篇導論的部分針對媒體識讀的範圍有所勾勒,也提出各種觀點得以解析和看待媒體文本的方式,如科技決定論、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等做一簡單介紹。第三章針對新傳播科技進行反思,先說明何謂新科技,並且介紹其特性,在進行批判與反思,指出不應過度迷信新事物,必須重新思考科技與人之間的關係。

第二篇針對媒介產製部分做一詳細分析,第四章對於媒介結構性的問題有所探討,例如媒介機構的擁有權對媒介內容有何影響,以及媒介結構變遷有何驅動力等。第五章則批判在全球化的脈絡之下,好萊塢如何成為全球主流電影潮流。第六章「新聞工作者」則針對新聞產製的場域有各種的組織力量權威和媒體勞工雇主等權利的介入而影響內容的產製。

第三篇從第七章到第十二章總計有六個章節,第七章為新聞媒體的介紹,針對新聞具備的特質作批判與反思,如提出新聞唯一樁若隱若現的買賣,強調新聞媒體背後的營利特質,也因此可能是一場精心安排的戲劇,有其不可信任的一部份。

第八章則為廣告運作的層面介紹及批判,提出「閱聽人商品」,點出閱聽人雖可能沒有直接付錢給電視台,卻已經成為替傳媒企業生產的商品本身,也提到有關於置入性行銷等廣告的運作模式,提醒進行媒體識讀的學子們廣告的無所不在與其有形無形的運作模式,是必須小心謹慎的看待。

第九章是綜藝節目的介紹與批判,除介紹類型和產製油成,也點出目前綜藝節目有的抄襲問題以及女性印象的貶抑問題等等,讓我們能夠在消費綜藝節目的同時進行更多的反思以及不受其隱而未顯的意識型態,如女性貶抑思想的影響。

第十章是針對電視劇節目做一批判反思,值得注意的就是由於現今有線電視大量引進外劇,在全球化的競爭下,本土戲劇亦有所轉變,如重新定位台灣本土認同的鄉土劇類型則為為近幾年興起並且成為主流類型戲劇的一環,這一章節做了詳細的描述以及相當符合如今的電視劇市場模樣的描繪;另一方面也針對同質化的內容、刻板化的印象、以及台灣本土戲劇生存策略上進行批判,讓我們夠有更理性的消費電視劇節目的能力。

第十一章針對報紙媒介有一系列的探討從新聞內容部分,如理解報紙只是再現的產物、理解報紙新聞的內涵與立場,或是其商業的本質等;另外則是新聞以外的部分,如讀者投書之中的問題,是否能夠達到真正的近用權理想等等,研究者認為此章節的概念不僅能夠應用在報紙界上面,因商業媒體的體系有某程度上的類似,仍有可能有商業體系的影響或是政治立場的介入等,因此能夠將此一概念外推至各種媒介上,做一系列的的反思。

第十二章針對了平面廣告的性別意涵做反思與批判,在前一版本中此一章節歸納在第四篇,也就是意識型態與再現中,不過在此一版本中則歸納於文本類型分析中,將平面廣告視為一個文類探討。然而這一章與前幾篇仍有些不同,可以視為性別的媒體再現問題加以探討,其中引用了符號學的概念加以分析各種刻板印象以及媒介所建構的迷思,是針對媒介文本的性別分析相當透徹的章節。

從第四篇開始則是一連串與第十二章類似的分析,但分析主體不同。第十三章是針對年齡在媒體中的再現,第十四章是種族、第十五章為階級的媒體再現由於媒體塑建構的意識型態以及看來理所當然的迷思常常在各種文本中有意或無意識的出現,因此這三個章節可以說是針對這幾種最具代表性的迷思作一個完整性的批判。

在最後一篇的行動閱聽人中,則是提倡在學習這麼多課程之後,更要以行動來捍衛自己的傳播權,而非面對著惡質媒體卻照單全收,以個人或集體的行動表達對於不良媒體的抗議與不滿,並且要求改進以使閱聽大眾擁有更加良好的收視環境。 
 

整體而言,在傳統的媒介上這本書已經有了一個完整性的概念以及詳細的介紹,尤其是對許多剛開始接觸媒體識讀的學生而言,角色是由一般的閱聽大眾蛻變成為針對媒體反思以及批判的評論家,由於一般閱聽人對於媒體產製的參與過程往往只在於再現的階段進行接收的動作,但媒體識讀教育卻能在介紹媒體的產製的同時進行更進一步的反思,當我們已體認到媒體的再現不等於真實,並且針對再現的各種迷思進行各種挑戰與思考,並且以行動去改善或是拒絕惡質媒介文化的同時,我們就不再只是照單全收的麻思(Mass)大眾,而是真正被賦予傳播權的行動閱聽人。

在本研究的問題中,想探討這樣的媒介識讀是否仍然對於新的網路傳播媒介有所貢獻,因此將以深度訪談的方式對兩組受過以及沒有受過媒體識讀教育的閱聽人進行研究,詳細的研究方法將在下章節詳細說明。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徑

 一、質的研究取向 

本研究擬採取質化研究途徑,質化研究是相對於量化研究的歸類方式,是一種在自然情境之下直接觀察社會現象的研究方法(Babbie1998),其背後基本假設為自然主義的傳統,其知識基礎是認為社會實體是與社會互動之後的結果,而非客觀存在的客體,所以不是可以讓研究者在自然的情況之下從事觀察並就其「真正的現狀」加以報導。而不同的個人則會建構出不同型態的社會實體。

另一方面說來,質化研究因不具備通則性,可以將研究結果外推至其他的社會情境當中,因此常被批評為不具科學基礎或較不嚴謹的研究方法;然而質化研究的真正目的就在於從大量的資料當中,透過深入的分析與詮釋找出現象的內在意義,因此也不應講求程序的精確性和中立性的觀點,而應採取開放的態度面對研究對象對與研究者主觀經驗的交流與啟發過程,成為質化研究獨特的精神與力量所在。 

質化的研究情境通常是屬於自然發生的事件,研究的的策略也自然的,然而本研究的目的中因為必須探索媒體識讀教育與新媒介使用上的辨識能力之間是否有所關連性,因此在研究的設計上採取將設計好的文本轉寄給受訪者,而再以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企圖描繪出網路閱聽人對於轉寄郵件的使用與態度行為。


二、
研究方式

(一)文本分析

藉由文本分析的方式,本研究將分析謠言文本的內容,為了在閱聽人閱讀後所自我報告的內容上更加瞭解,就有必要將文本熟悉瞭解,由研究者試圖看出文本背後的意識型態和意圖等。由於網路文本龐雜而繁多,而本研究又以網路謠言的辨識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也將文本的設計和分析鎖定於三個類型:首先是特定對象的攻擊誹謗類,其次是生活事件的恐慌類型,最後是希望透過眾多網友廣為轉寄的信件類型。

因此在研究中將採取質化方式的文本分析,透過特定的文本與研究對象的互動雙方瞭解意義的產生。需要強調的是,本研究分析網路謠言文本,只是為了研究的基礎和開端,而本研究的重心則在於網路謠言對於網路閱聽人或使用者們對於擁有此特質文本的感覺和看法,實際進行研究工作時,是以閱聽人的看法蒐集和瞭解為主,謠言文本分析為輔。

(二)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是質化研究中最常使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根據賽德曼(Seidman1991)指出,深度訪談是要瞭解他人的經驗和意義,希望藉由受訪者的經驗脈絡找出經驗細節並反應事情的意義。

因此在本研究中,將透過對十位受訪者的訪談過程,瞭解其與網路謠言文本互動的過程,以及其過程中所產生的意義,在過程中必須時時檢視雙方的立場,使研究者更能深入瞭解受訪者的感受和想法。

而在研究的設計上,為了探索媒體識讀教育是否對於網路辨識能力有所助益,將採取分組的訪問方式,將受訪者分為兩組,一組是世新大學學生並且受過校方規劃的媒體識讀教育(編號0105);而另一組則是非世新大學學生(編號AD),皆為非相關科系且未受過類似媒體教育的課程,藉由兩組受訪者對於網路謠言的區辨能力探索媒體識讀教育是否對於網路資訊的辨識能力有所提升。

三、
研究設計

如前所述,為了瞭解網路閱聽人對於轉寄信件的態度和行為等,然而在一般自然情況之下不一定等待的到恰當的時機(恰巧收到轉寄信件)進行訪問,並且內容的異質性勢必影響到研究難以順利進行,因此在研究的方式上,本研究將設計好的三份文本由單一帳號寄發。三份郵件設計將分述如下:

其中第一份「家樂福收銀糾紛」,為前陣子真正在網路流傳的謠言信件,為避免受訪者可能面對相同文本的情形產生,研究者避開了曾經看過此份轉寄信件的受訪者進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此份轉寄信件上附有許多人的迴響反應,以附和的方式說明自己的情況,使文本除了原本的部分增加更多篇幅。而對話的詳細記錄也類似小說般的寫作方式,是這份文件的特別之處。文本中為增加此份為轉寄信件,而非設計文本的可信程度,加上了假造的轉寄的郵件地址名串,盡量使受訪者認為此份真正為轉寄信件。

而第二份文本「眼睛長蟲」則是一份研究者由網路下載圖片自行加上文字改編的謠言信件,圖片內容為鑷子從眼睛中夾出蟲來的圖片,並輔以文字說明寵物導致眼睛長蟲的可能性。而其後一樣加上名單串以逼近於轉寄信件的格式。

第三份文件則是網路上常見的轉寄救人信件,內容為母親因為女兒車禍而與某公司達成協議,只要轉寄信件就能替其賺取醫藥費用,呼籲網友幫忙轉寄,但此份文建議被證實為假,轉寄郵件成為蒐集有效電子郵件的手段。此份郵件為網路謠言信件之一,在設計上則將內文保留,稍微將格式加以變更而成。詳細文本界定將在第二節詳述。
 

第二節 研究對象界定

 一、謠言文本

在謠言文本方面,本研究選擇三種謠言類型,三份文本都是很常見的謠言信件。第一份「家樂福收銀糾紛」可視為惡意攻擊特定商家或品牌類型的謠言信件,此份文本已被證實為惡意攻擊的信件,而事件則為片面陳述和加油添醋之後的結果,至於之後的網友補述則真假尚未定奪,卻將文本加以延伸,使整個「故事」更加有了支持性的可能。

第二份「眼睛長蟲」則為挑起生活事件恐慌類型,將生活中常會接觸到的事件加以改編誇張化以引起緊張,其他類似的還有「蟑螂下鍋能使油回清」、或是「早晨的水將引起退伍軍人症」等,多不勝數。

第三份文本「轉寄信件救人」也是常見的類型,目的為蒐集網路電子郵件,且轉寄的動作也證明其為有效郵件信箱,因此可以將名單轉賣給廣告信件的發送者,內容通常為希望眾網友幫忙大量轉寄信件,可以是救人、找人、協助某些人等等,透過他人之手幫忙蒐集電子郵件地址,麻煩的是這樣的郵件其實有真有假,有時難以讓人摸清是否當事人所言為真而需要網友的協助。無論如何,這也是網路上相當盛行的謠言郵件種類之一。

二、訪談對象

訪談對象分為兩組,一為世新大學學生(編號0105)且皆接受過媒體識讀教育,皆為傳播學院學生但分屬各科系,有廣電電視、資訊傳播學系、口語傳播學系、傳播管理學系等,年級則有四年級生兩名,三年級一名,二年級一名,一年級一名組成,藉年級的分層取樣也可看出年級是否對於辨識能力有所影響。

在另一組裡,則為非世新大學學生(編號AD),計有西班牙語文學系、餐飲管理學系、日文系、資訊處理學系四種,值得注意的是,資訊處理學系雖為電腦科技方面科技而與資訊辨識能力提升似乎無關,但其是否具有影響,仍然值得觀察。

 

                                            第三節 研究設計和程序

一、深度訪談取樣方式

為使研究順利進行,且進行有效的參照對比,因此採取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的方式進行訪問研究,針對是否受過媒體識讀教育、年級因素、傳播科系的影響等進行觀察與紀錄,年齡限制則在於18-22歲之間,也就是大學生應屆之年紀,由於大學生也是目前網路媒體使用較為頻繁的一個族群,因此可以說是相當適合作為研究的目標對象年紀。

二、訪談步驟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中的「半結構式訪談」(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在訪談之前擬一份訪談大綱並根據大綱進行訪談,但也會視訪談情況加以稍加修改內容和調整順序,或進一步延伸新的問題。這樣的訪談方式不僅能使研究者大致控制訪談流程,在各訪談中不致偏離主題太多而無法比較和歸納,另一方讚又能保留訪談的彈性空間,可能蒐集到更深入或意料之外的資料等,可對研究提供相當大的幫助。 

由於本研究採取三份文本進行訪談,因此在問題上會根據不同文本以及受訪者的回答再進行調整,因此除針對共同大綱訪問外,也會視情況修改問題內容與格式。

本研究採取的方式為,將設計好的文本三份加以分配給每位受訪者,並且統一以電子郵件的方式作傳送,傳送的時間與訪問的時間至少隔三天以上,如此一來雖然詳細的細節有可能記憶較為模糊,但是如此設計的目的主要是讓受訪者有充足的反應時間,例如:運用網路反查事件、詢問同學朋友或將信件加以轉寄等,以便瞭解網路謠言對於這些受訪者的實際反應為何。不過,為避免受訪者粗略瀏覽文本而未加以注意內容,或是果真將文本完全遺忘的狀況發生而無法訪談,在訪談時仍準備該受訪者的文本以備不時之需。

三、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根據柯雲娥所歸納之「傳播學門大學生資訊評估能力」指標(註三)為發展問題的依循方向,而在兩組受訪者之間問題則會稍微加以修改以適合受訪者不同的情況。本研究所擬大綱如下:

(一)共同問題

1.看完這份(郵件或其他文本)後感覺是什麼?覺得這份文本想告訴你的是什麼?
2.看完這封郵件,接續反應是什麼?(轉寄?刪除?與別人討論?)
3.之前有沒有看過類似的文件?之前看到類似文件的話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4.
你對這份文件的內容的正確性有什麼看法?
5.會從哪些部分去判斷或思考文件的真假呢? 
6.平常看到這樣的郵件你會有怎麼樣的反應呢?(是否轉寄、刪除、從其他部分蒐集資料、或者線上/現實生活中與人討論等)
7.(如果是會查證的受訪者)以網際網路上看到的資訊而言,你通常會從哪些地 方去搜尋和探索有關於資訊的真偽呢?
9.是否有與他人討論網際網路上所看到的資訊呢?討論對象、討論方式、對方回饋是什麼?
10.在看的時候或看完之後,是否有推測關於資訊形成的原因?
11.這些報導或是描述,在你的觀點來看與現實生活貼不貼近?為什麼?
12.平常最常接觸的媒體是?使用的頻率和時間通常在什麼時候?

(二)針對接受過媒體識讀教育組  
1.所接受的媒體識讀教育教材是?印象最深刻的內容?
2.資訊素養課程在上什麼?印象最深刻的內容?
3.以你受過的媒體識讀教育經驗,你認為這樣的教育對於你所接觸的媒體是否有所提升?有沒有什麼樣印象深刻的例子?
4.媒體識讀的教育對於你利用網際網路所得資訊的判別有沒有什麼樣的幫助?如果有會是什麼?如果沒有,覺得為什麼?

註三:傳播學門大學生資訊評估能力(柯雲娥,2006,僅擷取部分)

1.能從所蒐集的資訊當中,彙整主要概念,以供摘錄。
2.具有邏輯思考的能力。
3.批判資訊(對資訊加以反思)的能力。
4.以客觀的態度來判斷資訊真偽的能力。
5.能綜合主要概念,建構新觀念。
6.從信度、效度、正確性、權威性、時效性、觀點或成見等準則來檢視與比較不同來源的資訊。 
7.資訊和情境比對(相關性)與印證的能力。
8.判斷資訊完整性的能力。 
9.知道資訊之產生有其文化、自然、或其他情境上的背景,且瞭解其對資訊詮釋之影響。 
10.能與他人對話,有效理解和詮釋所得資訊。 
11.能判斷是否修正最初的問題
12資訊說服性判斷的能力
13.瞭解資訊包裝的技巧。

                                  第四章 謠言文本VS網路閱聽人
                  第一節 謠言文本分析
(一)家樂福收銀糾紛

這份文本可視為特定對象攻擊型的謠言文本,著名的例子還有「衛生棉長蟲」事件,網友指控某品牌之衛生棉長蟲而吃掉半個子宮的恐怖言論,造成一陣恐慌,也使得該品牌的銷售量迅速下滑。

這樣的信件可能出自於任何原因使得原發信者存心惡意攻擊,有可能是對手品牌的打壓、或是旗下員工的不滿,當然也很有可能真的是某些消費者的個人使用心得或實際案例,然而網路資訊真假難分,許多人利用網路散佈資訊迅速,且傳遞成本逼近於零的特性,再加上匿名性讓原發信者不易曝光的種種新媒介特性,輕鬆且簡便的發送了這樣的訊息,卻忽略了言論背後的責任關係。

該文本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將情節有如小說一般鋪陳,其中對話和情節都描述的頗為詳細,由於這樣的因素比起一般平鋪直敘的方式更為貼近人們生活情節,勾引網路閱聽人對於實際消費的情節想像,因此使人有傾向於相信的可能。我們可以從文本的開端看出,些許網友雖然不一定認為這是真的,但仍然認為:

雖然不知是真是假 但是為了自身滴安全  
看完後快轉給你的親朋好友要他們小心阿」  (引述文本內容)

這樣的言論,似乎也透露了不管是真是假,都應該要在進入該指定賣場的同時更加注意和小心,這樣的言論,輕微來說是提醒網友注意,但對於較為敏感的網友來說,卻可能是一種引起恐慌的言論,也造成對特定品牌的傷害。

除了對話形式和小說情局的鋪陳之外,也可以注意網友在信件中將自身經驗迴響的內容,如在此份文本中即有三份迴響與補述,主文為「板橋版」,而第二篇的「彰化版」則模仿了「板橋版」的小說情節描繪方式和對話格式等,但由於不是發生在自我身上的事件,所以使用的是第三人稱的方式描繪。前三篇則偏重於被誤指為竊賊,最後一篇則為常可能發生的標價錯誤事件,但四個文本的相同之處皆為結帳時的糾紛,由於與許多網友也實際進入賣場且在經驗上有某部分的吻合,因此容易受到文本的影響而有所聯想,並可能造成認知轉變的影響。

這樣的文本一般人要追查真實與否並不容易,由於事件的發生眾多網友們並未實際參與,所得資訊也只限制於文本內所給予的部分,無法參照或或比較,因此若加上部分網友的迴響就常能造成極大影響。然而若能有效掌握網路的功能作查詢的動作,仍能掌握一些反面線索(如少部分網友指控其為網路謠言,或者專門破解網路謠言的網站等)而對此文本產生合理懷疑,不致完全相信甚至轉寄。

此文本經研究者稍加改編,在轉寄信件的格式細節上稍加修改,由於是之前已有流傳的網路轉寄文本,因此在轉寄的時間和名串上做了讓整份文本看來較為恰當的修改,而在文本的內容方面則予以完整保留。  

(二)動物導致眼睛長蟲 
 

此文本則為典型的「恐慌型文本」,企圖將生活中所常遇到的事件,加以穿鑿附會,使其描繪成似乎會產生恐怖的後果。其他一般常見的有對於食物的描繪,如先前廣為流傳勸人不要食用油炸食品,所稱原因則為不肖商人會使用蟑螂下鍋使油回清、或者是類似「螞蟻從耳朵入侵腦細胞」等謠言,這類謠言有個特徵是所稱之後果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可視為運用一般網友對於醫療知識的缺乏而引起恐慌的類型。 
 

這份文本具有代表性之處更在於是一種附上圖片的文本,在這份文本中的圖片相當駭人,為眼袋中夾出白色蟲隻的畫面,企圖以圖片造成網友的恐慌。
 

文字部分則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是暱名「小雅」的網友以轉寄信件補述的口吻希望大家盡快轉寄且告知他人,並在文字中簡單說明自己有豢養寵物。在文字的撰寫上採取一般網路使用者會使用的網路文字,例如注音文或錯別字、符號等,使文本看來更具有轉寄信件的風格。 
 

而在第二部分,則以偏向半專業的口吻描繪當事人的情況,並舉出醫院名稱 和 醫師名字以及該蟲隻的學名,但皆非真實,該學名為研究者以某種螢火蟲的名字隨意配對,而醫師名字則為隨意虛擬,該蟲所引起的症狀也皆非真實,也因此若有受訪者針對文本中的文字反查,就能很容易破解這份文本的諸多漏洞。 

第三部分以迴響方式作為補述,本研究想藉此比對補述在不同文本中的作用因此設計。

此份文本為研究者自行撰寫,圖片部分則為真實事件,但這樣的情形只會出現在少數患者身上,並且蟲隻的來源是在較為骯髒的流浪動物身上,而並非文件中所稱由家中寵物所感染。相較之下,此文本在反查上是較為容易找出漏洞的。

(三)轉寄信件救人 

此份文本是三個之中最短的一份,補述非常短,只有最前端和最後網友自行加上的文字(但也有可能是發信者自行加上以增加可信度的手段),無非是希望網友們幫忙轉寄。

此文本中最值得懷疑的是,轉寄郵件為何能夠籌措醫療資金?在文本中更能感受到強烈迫使網友們採取動作轉寄的動機和意圖,若網友們能針對這樣的動機加以質疑,就能對其採取較為批判角度而不致加以轉寄。

類似的文本在網路上轉寄的規模相當龐大,許多文本內容皆為類似轉寄就能救人的描述,但此類型文本有時可能為真,例如先前有人利用電子郵件尋找失散的親人而成功的案例。 

本研究認為此類文件若所言為真,通常會附上個人聯絡資料,如手機、地址等以便網友們確認真實與否和聯絡給予協助,然而在此份文本中並沒有這樣的訊息出現,因此閱聽人若較有警覺心應會特別注重這個環節而不致受騙。 

類似的轉寄郵件,目的其實為利用追蹤郵件的功能,蒐集有效郵件信箱地址以寄發廣告信件或轉賣電子郵件予廣告商牟利等,因此在文本中時時可見希望網友們迅速並且廣泛的轉寄,例如此份文本則在文件一開始提到:  


「拜託
~~~~
人因為愛而茁壯,相信在看信的你和我有一樣的好心腸 
 

您刪掉此郵件,你就是沒愛心的人------沒有良心!」                                                        (轉引自文件)

 這些文字是一種較為苛責不轉寄者良心,而讚賞轉寄者愛心的方式催促網友進行轉寄,即可看出強烈要求轉寄的意圖,此份文本亦被東森新聞追查而證實為假的事件,目的就是為了蒐集有效電子郵件。  

第二節 網路閱聽人識讀能力評析

 本研究針對兩組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其中一組為世新大學學生(編號0102030405),接受過媒體識讀教育,並且皆為傳播科系,而樣本的挑選則以成績表現優異的同學,如該科分數達到80分以上水準,或曾經得過舍我獎為評判標準,以確保樣本在媒體課程上的用心程度;另一組則有四位(編號ABCD),皆為非相關科系之各校大學生,在取樣上則沒有特意挑選成績優異之同學,但有刻意挑選不同科系的學生以使樣本不致呈現過高的同質性。

在訪談之前皆未告知其為網路謠言的測試,只告知受訪者為網路資訊的判斷及鑑別測試,並在轉寄時一切按照一般網路轉寄郵件形式,以避免導引受訪者對於文本有預設立場以及防備心態。

文本的分配上則分為三組,一組三人,樣本分配如下:

◎文本編號I「家樂福收銀糾紛」:
世新資傳四(編號01)、世新傳管一(編號03)、淡江日文二(編號D

◎文本編號II「眼睛長蟲」:
世新廣電電視四(編號02)、輔仁西班牙語一(編號A)、 實踐餐飲管理一(編號B

◎文本編號III「轉寄救人」:世新廣電電視二(編號05)、世新口傳三(編號04)、聖約翰資處一(編號C

因此至少都有識讀和非識讀組以便進行參照比對。

在經過一連串的訪談之後,首先較為重要的就是本研究仍發現媒體識讀雖然並未著重於新傳播科技的部分加以教育,然而對於資訊的辨識上仍有能力上的增進,或者是對資訊有更佳並且正確的的反思能力,本研究整理歸納幾點發現如下:

首先以文本「寵物導致眼睛長蟲」的例子看來: 

「其實我是相信,但是如果我轉寄就不知道是不是會被人利用,像是有些可能是騙人的,…………(這個文章)可能對我也有警惕阿,可能我覺得最後得到的資訊是好的,雖然我是用抓重點的方式看,不過他跟我本來的作法就滿像的」

 「我們家有養貓,我自己跟貓相處的經驗上好像不覺得會有這麼嚴重的結果,這個圖說不定是假的,我覺得滿誇張的……所以我還是會對這個東西有點不太相信……可是我是覺得當作一種警惕的話,只是加強我覺得應該要洗手的觀念吧!因為我本來(摸完寵物)就會洗手,所以可能算是一種態度上的加強」 

                                                     (受訪者編號02

「摸完動物本來就要洗手……我是不知道會不會有這麼嚴重的事情啦……我家是沒有養動物啦,可是這種事情我可能會跟家裡有養寵物的朋友說,叫他們要比較小心一點」

「(對於摸寵物的態度)多多少少會有影響吧,就應該要更注重摸完寵物的清潔性啊……之前我也有聽說過去溪邊玩水然後眼睛後來長蟲,所以應該是有可能吧!」

「現在已經比較少收到轉寄信件了,可是以前大家還有在傳的時候也會幫忙傳……(轉寄郵件)就把東西貼一貼其實還好不會很麻煩………也是會看內容啦,之前很多那種幫助人的比較會寄……不會挑對象耶,就通訊錄的人都寄阿,因為你知道通訊錄不是都固定的那樣嗎?所以都會一起寄啊………想說應該會對朋友有幫助吧,反正會看的人就會看阿,不看的人……應該就會自己刪掉吧!」

                                        (受訪者編號A
在這兩個受訪者中,本研究認為編號02受訪者雖然仍然相信網路謠言的內容,卻是取其大意,並且相信自己在文本中看到的那個最後的意義,也就是注重摸完寵物的清潔工作,然而對於是否轉寄則態度採取保留態度,仍會懷疑轉寄是否遭人利用,且提到因為跟自己本身的作法相當類似,所以認為就算這個文本是個謠言,當作警惕也沒有關係,當研究者進一步問到是否影響到自己在生活中對摸寵物會有所恐懼時,該受訪者認為與自己生活經驗相差太遠,不認為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傾向於採取質疑的角度看待文本。

而在受訪者A的情況則看來似乎並不確定文本所稱內容是真是假,但仍然會對文本內容採取告知他人的心態,也認為轉寄對於他人是有所幫助的,在某種程度上就可能算是傾向於相信文本內容,較少質疑網路轉寄內容,對於網路轉寄採取的是既然不費力又能夠幫助他人,如果寄了別人看不看有其選擇,但是轉寄就是告知他人資訊的一種方式。

不過相對於編號A的受訪者,編號B受訪者則對網路資訊幾乎採取完全否定的態度:

「我覺得網路的東西都騙人的吧!……因為大部分轉寄郵件不是都複製貼上嗎?………因為我在轉寄信件的時候也都是這樣………我後來也覺得轉寄這種事情很沒意思,而且最近垃圾信變多……所以通常我就跟垃圾(信件)一起刪掉了,也比較少寄」

 「如果是真的,應該會上電視新聞吧?」 
                   
                  (受訪者編號B

編號B受訪者偏向於相信電視新聞,也認為如果真實的事件應該是會上電視才對,並且對於網路資訊採取完全的否定,為了避免誤解受訪者B的意思,研究者再進一步追問是否曾經以網路找尋過需要的知識和訊息,受訪者B卻認為網路上的資訊都不是很可靠,所以目前作的報告通常都還是去圖書館找的居多,覺得網路上的東西「看一看就算了」。

本研究認為,完全否定或完全相信一個媒介所提供的資訊都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如果完全否定媒介所提供的資訊,那麼就無法掌握住這項工具能帶給本身的知識,的確網路上的資訊是真假難分,但仍有可取的部分,重要的是個人如何辨識這個資訊是真是假,以及運用何種方式去進行區分等,也就是本研究的重點所在之處。

類似的情況也能在其他受訪者的對於其他文本的反應中找到相同之處,例如在看到「家樂福結帳糾紛」文本的受訪者此部分:

「我覺得事情應該是一半真一半假吧!雖然這個是情形是有可能發生,可是可能這個人在寫的時候會加油添醋之類的吧……這邊有一句警察說的話,我就覺得很怪,警察怎麼可能說這種話,感覺很怪阿!」

「可能結帳的時候、或結完帳要出去的時候會比較小心吧!因為這個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小心一點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我是覺得還滿值得的啦!………算是一種提醒的作用吧!」                                               (受訪者編號03

 受訪者編號03雖然覺得在對話上的部分,讓人覺得好像是真的一樣,但在看完之後會針對一些細節挑出似乎不太合理的地方,如該受訪者認為警察不可能會說出「家樂福都這樣,亂送警局,而且這是公訴罪,他們報了,他們就要辦。」類似的話,好像有加油添醋的嫌疑,雖然不能確認文本所稱內容是不是真的,但會提出批判的態度,並且覺得如果將此文件當作一種提醒作用亦無不好之處。

 相對於受訪者03較為理性看待文本中得到的意義,受訪者D則在態度上較為強烈:

他後面有說到那個媽媽被懷疑是小偷,我可能會在賣場盡量不要做一些令人懷疑的動作吧!要就要、不要就不要,動作乾淨俐落一點之類的……大概出口遇到警衛會比較緊張吧!萬一他說我偷東西怎麼辦?不然就是結帳時候要看他是不是每一個都有刷到……(問:會不會影響去其他間大賣場的態度?)我覺得應該是家樂福個案吧,可能可以去別間,大賣場很多間也不是只有家樂福」 
                                                                                                          
受訪者編號D

在這一份比較偏向於攻擊特定品牌的謠言信件中,此受訪者在看完這份郵件甚至影響該品牌對於自己的印象,認為有其他選擇可以進行替換,不然就是要在進去的時候更加小心自己的行為,是反應較為強烈的受訪者。

接受過媒體識讀教育的學生會針對細節作質疑的動作,在「轉寄救人」的信件中,其中編號04的受訪者表示:

「(看完之後的反應是)會先覺得發生這個事情很可憐,可是馬上會回頭先覺得真的有這種事情嗎?雖然我覺得世界上無奇不有,可是一個這麼大的公司會因為轉寄信件然後捐錢嗎?還有他說可以追蹤信件我覺得不太可能吧?……會比較質疑這個點……     (受訪者04 

受訪者05則認為: 
……人命關天的事情,應該不可能還要靠轉寄吧……不然他(指文本中的AMIC公司)為什麼不直接捐錢就好,還要等轉寄,等到寄完人就掛掉了吧?」
                                                                                                         
(受訪者05

而接受同一文本的受訪者C則表示:

「這種信我還滿常收到的,以前就很多了阿……是不會不相信,可是我不會去轉寄。………沒有這種習慣吧」
可藉此比較出該受訪者對於文本內容較不具批判反思能力的差別性,只是該受訪者並不會因為相信與否而轉寄郵件,只不過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轉寄的習慣而已。

有趣的是受訪者C也提到:

「如果是真的,應該電視會報吧!」 

此論點與受訪者B是相同的,認為真的事件是會上電視的。然而新聞媒介本身並非有聞必錄的機器,更不全然的反映真實世界的一切,而受訪者與C則認為若這些資訊為真應該都會透過電視新聞播送,並且對電視新聞採取相當相信的態度,與媒體識讀教育中強調「再現」的精神就有相當大的差異,是個本研究認為相當有趣的發現。

接受過媒體識讀教育的樣本中,研究者曾提到若資訊經由電視播送是否更加相信,受訪者編號04的回答是:

「電視新聞雖然也不一定報導的都是真的,像之前瀝青鴨的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啊。……可是電視新聞跟網路的東西比較起來還是比較負責一點,像TVBS後來就有道歉,可是網路因為追不到是誰講的,所以我還是會覺得比較不能相信。」                                                                 (受訪者編號04

  針對兩者都有所批判與反思,仍認為媒體都有可能報導非真實的事件,只是相較之下電視由於經過守門,仍然是可信較高的媒體。

在本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發現是仍有受過媒體識讀的受訪者相信並轉寄了信件的內容,在文本編號I「家樂福結帳糾紛」文本中,編號01的受訪者不僅相信內容,更將內容轉寄給自己的幾個常去家樂福的朋友,由於在訪談中仍得出其認為雖然無法卻人其是真是假,但至少「在文本中得到的啟示是好的」,因此相當具有轉寄及告知他人的價值和必要,研究者針對此受訪者也在此環節進行詢問,而該受訪者表示,因為該事件對於自己的切身性相當高,因為自己是家樂福的忠實顧客,所以在看到這樣的信件時,會特別注意,而且是逐字逐句的仔細看內容。因此在事件的切身性上,或許對網路閱聽人的影響效果是很有關係的,越是與自己相關的事件就越能得到閱聽人關注,此時可能就與是否接受識讀的關係較為薄弱而傾向於相信文本給予的啟示。

在媒介識讀的精神上,講求閱聽人的行動性,然而在眾多文本與受訪者中卻發現只有編號04的受訪者會對信件內容進行質疑之外更採取行動,會寄信反問轉寄給自己的人寄信的意圖以及其描繪事件否為真,卻也僅止於此,在三個文本中,尤其是文本編號II之中可說是漏洞百出,因此只要針對醫生的名字、或是蟲的學名等進行反向的查詢,很快就能知道其內容為謠言,然而不管是哪一組都沒有進行反查。

當研究者問到是否針對網路上所得到的資訊與他人進行人際間的討論時,一般得到的回答也多為「不會」,或者「當這個議題是自己有興趣的才會這樣」,因此在議題的切身相關性上似乎又比較有關係了,因此切身相關性也可能成為個人對於資訊是否相信或是應進行更進一步的反查與討論的關鍵因素。

                             第三節 小結
在經過一連串針對謠言文本以及閱聽人網路使用的訪談分析之後,本研究將以上的閱聽人訪談分析做出以下幾點整理: 

1、
接受過媒體識讀的網路閱聽人,即使無法掌握文本為真或假,但仍對文本本身的事件採取保留的態度,並且多不轉寄,認為轉寄也有可能有被利用的可能性;非媒介識讀的閱聽人則認為轉寄可以告知他人資訊,有「做功德」的作用,也認為收信者都能自己選擇是否接收信件。

2、受過媒體識讀的網路閱聽人即是對信件內容有所反應,仍只是將其當作警惕,接收的是文本中給予的某些提醒的意義,與其認為事件真假可以是無關的,換句話說,接收的是某些正面的意義,但不會對事件真假相信或採取完全否定;而非媒介識讀的網路閱聽人則有可能對於信件內容而對真實事件有敏感反應。

3、接受過媒介識讀的網路閱聽人會針對文本細節作分析,且質疑和批判內容的可信度,但不至於全盤推翻而擷取其中可取之處(如:最後得到的是好的警惕),而非媒介識讀閱聽人有可能全盤相信或否定網路資訊,或可視為對網路資訊的掌握度相較不佳。 

4、
非媒介識讀的閱聽人有兩名受訪者提到,若為真實則電視新聞會報導的意見,或可視為對於媒介和新聞產製的政治經濟因素理解較不足。

5、在對於資訊的反向查詢上兩組普遍不足,僅有一名受訪者表示會主動詢問寄件者發信用意以及內容的真實性等,對於媒體識讀強調「行動閱聽人」的精神不符,也難以符合資訊素養指標中,以各種有效性或可信度等旁徵博引、參照分析真假的能力,不過,這樣的情形可能與議題切身性有關,切身性的高低可能會使情況有所改變。 

6、議題的切身性若高,甚至可能使得轉寄信件的動作成為可能,如受訪者01曾接受媒體識讀,雖並未完全同意文本內容仍轉寄給其他好友,並且表示因為與自己息息相關,將其當為提醒亦無不可。
                         

                          
第五章 結論
在新傳播科技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日益重要的今日,應將網路視為新的媒體之一,而本研究擬找出既有的媒體識讀教育是否能夠使閱聽人足以辨識網路媒體科技所呈現的龐雜資訊,因此本研究以網路謠言的文本供受訪者閱讀並以深度訪談的方式探索閱聽人在面對文本時的反應。

整體說來,媒介識讀教育對於網路資訊的判斷上是有相當程度的幫助的,例如對於細節上的質疑,對於要求轉寄背後的動機等有所懷疑,而經過媒體識讀教育的受訪者雖然無法就文本中所給的資訊完全判別資訊的真假,但仍可以只針對文本中所給予的正面啟示給予肯定態度,而針對較為偏向攻擊或是事件本身是否真實(如摸寵物是否真會讓眼睛長蟲?或是家樂福是否會冤枉人為小偷)採取較為保留的態度,但未受過媒體識讀教育的受訪者則可能傾向於相信,比較願意轉寄信件,也在態度上可能有比較有強烈的反應等,或有受訪者傾向於完全否定網路上所得資訊,可能造成無法妥善運用這項工具的問題發生,因此本研究認為媒體識讀在新傳播科技上的正面效應應給予肯定。

此外,研究發現網路謠言可能造成的影響也與該議題對閱聽人的重要性程度高低而定,因此在研究中有些文本對於受訪者的重要性越高,可能傾向於相信的程度就越高,或者因關切程度高所進行的資訊反查就變得更加有可能,這可能也是文本編號II類型文本,也就是以生活常見事件所改編的恐慌型謠言文本歷久不衰的原因。

雖然以現行的媒體識讀教育對於網際網路資訊的辨識能力有所幫助,然而本研究仍認為在新傳播科技下的媒體識讀有可再行加強之處,例如若能針對網路資訊以柯雲娥所提出的「傳播學門大學生資訊評估能力」中其中之一的指標,試圖讓識讀教育後的學生具備以信度、效度、正確性、權威性、時效性、觀點或成見等準則來檢視與比較不同來源的資訊和分析,或者教導如何以各種方式查詢網路上所得資訊,能夠針對網路上紛雜的資訊有所掌握以及釐清和比較好壞,而不致使網際網路成為相較之下不堪使用或是可信度較低的一個資訊來源。

而目前的媒體識讀仍著重於傳統媒介識讀的部分,對於文本的反思上具有相當的成效,但對於網際網路資訊的真偽辨識以及在更進一步的分析比對則是較為缺乏的部分,然而網路媒體是相當異質且雜化的,因此能否對資訊進行有效的篩選就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尤其又在網際網路媒體以迅速成長,成為新一代常使用的媒體之一的現代,是否更需要將網路媒介納入「媒體識讀」的一環,成為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

新媒介的資訊龐雜紛亂,不如傳統媒介有專業從業人員進行守門功能,在新媒介環境下閱聽人應當人人皆成為自己的守門人,對於接收或主動查詢的資訊進行篩選和比較分析,因此該進行的識讀教育或具備的素養應當比傳統媒介更上一層樓。而若網路閱聽人能有效應用並且辨識網路資訊的真假以及良窳,那麼網際網路就不會只是個謠言的集散地,而能成為一個豐富的知識寶庫。

                            
參考資料
期刊
1.吳翠珍(2003)。〈媒體素養教育教什麼?〉,《師友》,台北,43617-20
2.柯雲娥(2006。〈傳播學門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5696-116
3.李欣穎等人(2003。〈網路謠言的跨國傳播初探〉,《資訊社會研究》,台北,5175-208

 

 

書籍
1.馬魁爾(McQuail, D)原著。(2000)《特新大眾傳播理論》。(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韋伯文化。
2.張宏源、蔡念中(2005)。《媒體識讀 :從認識媒體產業、媒體教育,到解讀媒體文本》。台北:亞太圖書。
3.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4.成露茜、羅曉南(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書局。
5. Babbie, E. (2006, 邱泯科等譯)。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

網頁
1.李德竹(1994)。參、資訊時代的國民素養。【online】。http://www.sinica.edu.tw/~cdp/project/01/4_3.htm (April 12,2007)

 
論文

君仲. 2001 《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益菌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